我心中永恆的寶塔

2011072014:30


列車停在延安火車站時,正是晨曦微露的清晨,西安政治學院接站的大轎車拉著我們,一路向北而去。出了火車站,便進入了延安市的城區。 “快看吶,寶塔山!”車裡不知是誰喊了一聲,全車人都興奮地朝路的右邊望去。

窗外是一面山壁,斧削刀砍一般,往上,是鬱鬱蔥蔥的樹木;再往上,看到一片裸露的黃土,一群工人模樣的人正在大聲地說話。我忽然想起《西安晚報》的一條消息:因為連日的降雨,延安寶塔山一角發生泥石流,政府正在組織人力物力搶修,確保寶塔的安全。看來,這些工人是報導中搶險救災的集體了。那麼,那座神奇的寶塔,就在這山頭上了?我不由心中一顫,使勁仰頭上望,無奈車窗限制,看到的依然是石壁、黃土、樹林。這時,車已經駛過山根,行至延河大橋,望著延河水,大家又是一陣興奮。車上坐的,皆是全軍各單位的組織部門的處長,大家是到這裡參觀學習的。

這天早晨,我就這樣與魂牽夢縈的寶塔擦山而過。

接下來的兩天裡,我們參觀瞻仰了王家坪、楊家嶺、鳳凰山、棗園等處的紀念館、革命舊址和領袖故居。

走的地方越多,心中的感慨就越像潮水般翻捲奔湧;看的照片和實物越多,眼前浮現的歷史場面就越像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……

50多年前,一支衣衫襤褸、傷痕累累的紅軍隊伍,胸懷著抗日救國的凌雲壯志,以超凡的意志,突破了敵人的無數圍追堵截,終於戰勝了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,來到了陝北黃土高原,來到了寶塔山下,來到了抗擊日寇的前線。整整13年零兩個月,在這裡,紅軍隊伍迅猛地發展壯大,革命的火焰燃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、黃河上下;在這裡,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指揮著抗日健兒奮勇殺敵,開闢出一塊又一塊根據地解放區;在這裡,毛澤東寫出了《矛盾論》、《實踐論》、《論持久戰》等數十篇舉世聞名的光輝著作,為中國人民點亮了前進的燈盞。

今天,我終於走近了延安、登上了寶塔山,我透過一幀幀發白泛黃的照片、一孔孔標明革命領袖姓名的窯洞,陷​​入了深深的思索。

我在追問西天的斜陽,我在追問山間的清風,半個多世紀前黨中央在延安的那13年間,是一段怎樣崢嶸的歲月?外有日寇鐵蹄的踐踏,內有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鎮壓,而中國共產黨卻在這裡開闢出了一片嶄新的天地。一批又一批的熱血青年,從白色恐怖的敵占區,從硝煙瀰漫的抗日前線,從破碎著的祖國的四面八方,紛紛來到這偏遠的古城。他們忍受著物質生活上的極端困苦,吃著小米飯,喝著南瓜湯,卻朝氣蓬勃地學習文化知識、開展軍事訓練和大生產運動,接受著馬克思主義陽光雨露的哺育滋潤,然後滿懷美好而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,義無反顧地奔赴抗日殺敵的戰場,用青春和熱血,譜寫出生命的輝煌樂章。

延安城呵,寶塔山呵,支撐這一切一切的究竟是什麼力量?

站在寶塔山頂,俯瞰蜿蜒而去的延河,我在想,那是一種作風:實事求是,言行一致,艱苦奮鬥,自強不息;那是一種信念:日本帝國主義終將被打敗,中華民族一定要解放;那是一種理想:人民一定要當家作主,共產主義一定會實現!

儘管光陰荏苒,儘管歲月無痕,作為革命者的傳人,我們絕不能忘記,是延安的小米,哺育了中國革命的成功,是延河的浪濤,激蕩了華夏兒女的鬥志。延安城是中國共產黨人一部厚重的典籍,寶塔山是中華民族一段輝煌歷史中閃光的燈塔。

兩天的時光,在緊張而有序的參觀學習中匆匆而過。我們懷著依戀的心情與延安告別。

我從車窗裡,又一次看見了那座始建於唐朝、修繕於宋代的寶塔,她樸實無華、敦實厚重地站在山頂上,默默無語地與我們道別。我在心底默默地呼喚:寶塔呀,你永遠屹立在我的心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