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對生命禮儀死亡理解為生命的一個自然階段,死亡只是生命有機體的自然變化,其本身並沒有什麽可怕之處。人們對死亡的種種恐懼焦慮,不是來源於死亡本身,而是來源於死亡的恐懼與焦慮之中。特別是人到晚年或身罹疑難病癥時,便會感到自己是“西山暮日”,認為自己“在世之日屈指可數”,更容易掉進恐懼的漩渦,為死亡的來臨而焦慮緊張、愁緒滿懷、惶惶不安、憂心忡忡,勢必弄得臥不安席,食不甘味,夢幻紛擾,進而自暴自棄,消極悲觀。這樣,不僅會加速死亡的到來,縱然活著,也會將生命的樂趣剝奪。
有生必有死,生生死死,這是人生一條不可逾越的客觀規律,誰也逃脫不了死神的拜訪。真懂得這個道理的人,便會消除不必愈不怕死,愈不會死”。話雖通俗簡短,但頗具哲理和科學依據。年老莫言老,人老心不老,那就會產生一種青春活力。總覺得自己還能有所作為。這有利於延年益壽。心理狀態良好的人,有利於心誌安定,氣血調和,身體機能必須和諧,生理活動按正常規律運行,就會災病不生,福康長壽。反之,精神狀態處於緊張恐懼、憂愁抑郁時,會激起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一系列反應,影響人的正常生理代謝過程,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,必然導致疾病纏身,未老先衰。臨床上因憂思抑郁或悲傷恐懼而加重病情,甚至奪去生命者屢見不鮮,尤其是風燭殘年的老人,更經不起情誌的刺激,有的驟受驚恐冷汗淋漓,二便失禁,虛脫身亡,也有的竟在一怒之下,誘發心臟病、中風而離開人間。因此,對於疾病要樹立樂觀主義精神,首先從心理上戰勝疾病,應本著既患之,則安之,善於調節情緒,促進疾病早日康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