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塔的來歷  

2011083114:54

——寶塔山傳奇之五
 
 
  寶塔是延安的象征,是聖地的重要標誌之一。關於寶塔的傳說,眾說不一。目前,民間流傳著形形色色的動人傳說,可謂各有千秋,各具特色。下面,我搜集整理了部分,以尚食讀者。
  傳說之一
  寶塔不論從遠古,還是到今天,可以說她給這座神聖的黃土小城增添了不少遜色,同時也給人們留下了一串串美好的遐想,比如,為什麼要修寶塔?尋根問底凡事必有因果,但至今這個問題也說不清楚。但在諸多的傳說眾,唯一有文字記載的東西卻只有唐朝李復言著寫的《續玄怪錄》一書。其記載是否翔實?人們也無從考證。所以,大家載遊興小憩之際,對其有了輪廓了解後,無限度地展開自己的豐富想象去理解寶塔的奧秘吧。
  傳說:唐朝大歷年間,延安府城出了一個傾國傾城之貌的美婦人。這個美人風情卓約;專門接應那些窮困潦倒未娶妻室的人,一時間內這個美人便成為人們的寵物。這個美人說也怪,不計財力便將那些人服侍得神魂顛倒。有一日,這個美人突然死去,那些受過恩惠得人便把她埋在嘉嶺山腳下。過了好幾年,有一西域而來得胡僧途徑嘉嶺山時,忽見墳周圍金光四射,屈指一算,原來此處埋有鎖骨菩薩,於是他整日打坐墳前念經。城中不少人嘲笑他指責他:為何給淫婦唱道詠經?那僧人言道:“此處埋葬之人並非淫婦,而是菩薩化身,喜隨人緣盡後脫離紅塵,爾等凡夫俗子豈知?”人們不信,執意指責,無奈僧人只好開棺驗證。墳一打開,金光普照,再看那美婦,如甜睡得活人一般,粉面桃紅,一如既往之美。果然讓僧人言中。人們為了誠信禮佛,懺悔自己得猖狂罪孽,便自發地集資捐力,按照僧人的指導將美婦建塔安葬於內。所以,這座塔也可以說是專門為紀念朝拜菩薩而修了。
  傳說之二
  在唐朝天寶年間,延安城那時還叫膚施縣。據說那時每年洪水泛濫,城中老百姓常常遭殃,為什麼呢?原來城西川河和南川河裏各住著一條兇性殘暴的黃龍和青龍,它們常常為了爭地盤搶水面,幾乎天天爭霸,所以,百姓無一寧日,為了鏟除妖龍,城中百姓自發地結隊成群早拜晚禱玉皇大帝。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後,龍顏大怒,隨即派出天兵天將,征服了黃、青兩條龍,並把它們壓在了鎮邪塔底。在封鎮邪塔時,為了防止黃龍、青龍逃跑,再度危及人間,玉皇大帝特命太上老君將一尊天庭法寶“鎮邪金人”放在裏面。這座塔身為九層,東西南北各開一天窗,意思是表示九九重陽,預祝年年豐收,四個窗口則表示金人眼觀四面、耳聽八方。由於塔裏放了天庭無價法寶,所以,人們慢慢地將這座塔稱為“寶塔”了。
  傳說之三
  寶塔山曾也稱為臥牛山,為什麼叫臥牛山呢?相傳在很久以前,南河裏住著一條成了精的紅毛犍牛,這頭牛只要見人就吃,吃的南河川路斷人絕。人們望而生畏避退三舍。一些南下的過路客為了逃避這頭牛,往往要翻山越嶺繞道百裏而行,人們提起這頭牛,個個咬牙切齒,恨不得將其碎屍萬段;但苦於無奈,只好到清涼山的萬佛寺堂中祈求彌勒佛,上天言奏玉皇,鏟除牛精。一向大慈大悲的彌勒佛將紅毛牛精凡間作亂的事向玉皇奏明後,玉皇十分生氣,立即派人查點,是何方妖怪大膽妄為,殘食百姓。查點大仙領命後來到南天門,撥開雲霧俯視一望,原來是牛魔王的兒子,玉皇大帝聞言大怒順手甩下一根定身針,把這頭紅毛牛精牢牢地釘在那裏。隨即命眾仙施展法力,壘起一座塔將牛精壓住,讓它永世不能翻身。細心的遊客,只要你站在清涼山或者摘星樓上,你就會發現牛精頭紮延河和南川河交界處,脖項曲徑隆起的脊梁和蹩氣的身軀清晰可辨,酷似一頭臥牛。所以,後人把這座山也就稱“臥牛山”了。
  傳說之四
  傳說很久以前,延安府來了一個好大喜功,搜刮民財的貪官呼知府,他一到延安府,突發奇想,想修建一座寶塔和一個萬佛洞,一則顯示他對上蒼的誠意,二則留個實物做為政績,留名千古,更重要的是能在中間撈一把。主意定後他迫不及待命衙役到方圓百裏強抓能工巧匠。當時不是天旱,便是雨澇,連處好幾年農民顆粒未收,家家逃荒,戶戶要飯,現在,聽說呼知府要大興土木修塔築廟,個個棄家而逃。呼知府知道百姓逃跑的消息後,傳令封住各關要沖,把外逃的人全部抓了回來,不少人被活活打死。為了拯救百姓,當時,有姐妹二人,一個叫能能,一個叫巧巧,她們二人來到縣府衙說:“這麼一點活,何必興師動眾呢?我們姐倆包修啦。”呼知府聞言,仔細一看眼前這姐倆,有沈魚落雁、羞花閉月之貌,便又打起壞主意來。口中言道:“修塔建廟非一倆人所為,你們藐視朝庭命官按律當誅九族”。能能說:“大人不必擔心,我姐倆只有三個條件,只要你答應,我們就修,誤期願受懲罰。”呼知府問:“那三個條件?”巧巧答道:“第一放走全部工匠,第二減免延安城民三年皇糧國稅,第三開倉放糧,救濟百姓。”呼知府是一個好色之徒,為了有意刁難,他皮笑肉不笑地說:“我也有兩個條件,一是給你們一天時間修成,二是修成我立即兌現你們的三個條件,修不成的話,你們姐倆給我作妻如何?”能能說:“一言為定。”呼知府暗暗高興,不由得白日做起美夢了。姐倆分工,能能修建寶塔,巧巧修萬佛洞。一更天,九級寶塔塔基平,萬佛洞口口開成。二更天,嘉嶺山上立塔起,萬佛洞裏雕佛身。三更天呼知府派人查,兩個工程塊竣工。四更天呼知府親自查看,目驚口瞪,半天回過神來一想,不對,五更天明,修成了,這倆個美人就不是我的了嗎?於是他急忙讓衙役和自己一道學雞叫。能能和巧巧修的正起勁,猛然聽到雞叫,以為時辰到,慌亂中能能把飯鍋蓋在塔頂,正好九層。巧巧把粉捏成佛摔在石窟,正好一萬尊。
  呼知府暗喜自己急中生智,他洋洋得意來到嘉嶺山一看:啊,成了,他泄氣了。回過神來他趕緊又跑到萬佛洞一看也成了,他像一只泄氣的皮球,再也站不起來了。第二天他只好兌現了能能和巧巧提出的三個條件。人們為了紀念這姐倆,便從此把技術高超的師傅稱為能工巧匠。這一稱呼在陜西以北的地方,只要留意,您隨處可聞。